close

(中央社記者林淑媛台北31日電)福島核災後,再生能源再度成為能源發展火紅議題,工研院今天宣布,已經開發出金屬貫穿式背電極太陽電池技術,並且技轉給廣運集團,預計明年中即可量產,可創造7500萬元利潤。

 工業技術研究院已經把背電極太陽電池技術移轉給廣運集團,由廣運機械做後段模組,而廣運集團持有太極科技55%,太極科技將做中游的太陽電池。

 廣運集團轉投資公司太極科技總經理謝明凱表示,太極科技即將在今年上市,目前規劃籌資規模約新台幣1億6千萬元,到今年底會辦理現金增資至新台幣2億元。

 能源局指出,金屬貫穿式背電極太陽電池技術,主要是將太陽電池部份正面電極藉由鑽孔導引至背面,可以增加太陽電池接受陽光照射面積,藉由背電極結構可將一般傳統太陽電池原本2%至3%的模組封裝效率損失降低至1%以下。

 經濟部指出,去年台灣在全球太陽電池的市占率為14.1%,僅次於大陸的46.4%,居全球第2大,工研院分析,可能是入行門檻低台灣廠商大部分都是作中段的晶圓與太陽能電池,導致台灣廠商關鍵材料與設備產業競爭力相對薄弱,無法有效掌握系統市場。

 經濟部能源局委託工研院執行太陽電池開發計畫,完成開發金屬貫穿式背電極太陽電池技術,這項技術可以增加太陽電池接受陽光照射面積,同時做後段模組時,減少效率損失。

 能源局進一步指出,金屬貫穿式背電極太陽電池技術,可將多晶矽太陽電池效率平均推升至17%以上。

 經濟部能源局推動「綠色能源產業旭升方案」,擬以技術突圍提升國內太陽電池光電效率至國際水準,並擺脫國外Turn-key設備的效率限制。為此委託工研院執行「先進矽基太陽電池開發計畫」,開發金屬貫穿式背電極太陽電池(Metal Wrap Through Solar Cell)技術,首開國內之先例,開發完成背電極太陽電池,目前藉由該技術巳將多晶矽太陽電池效率平均推升至17%以上,躋身國際水準,現階段正積極規劃與國內廠商進行產研合作,推動該技術之產業化。

矽晶太陽電池為目前太陽電池之主流產品,可區分為多晶矽與單晶矽太陽電池,兩者共佔目前太陽電池市場80%。綜觀台灣目前產業狀況,大部份廠商皆使用國外設備、製程標準化之Turn-key技術,致使各家電池之轉換效率差異不大,難有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優勢。為了突破此一僵局,進一步提升國內太陽電池廠商的技術能量,增加國際競爭力,經濟部能源局自2009年起,即委託工研院進行矽晶太陽電池開發,佈局開發具差異性、量產型、高效率之太陽電池技術,並研發國內業者尚未投入之金屬貫穿式背電極太陽電池技術。

所謂金屬貫穿式背電極太陽電池,即在矽晶太陽電池上進行鑽孔,將部分正面電極導引至背面,以減少電極遮蔽面積,亦具封裝損失減少、提升模組效率等優點。目前國際上有荷蘭 (ECN)、德國 (Fraunhofer ISE)等著名研究機構投入開發類似的技術。

在經歷金融風暴之後,太陽電池市場結構改變,未來在各國綠色經濟政策趨勢發展下,太陽能仍為最重要之替代能源,未來對於太陽電池性能的要求將更為嚴苛,並更重視單位發電量成本之降低。能源局將持續支持國內前瞻太陽光電池技術之研發,協助國內廠商建立自有技術與品牌,使我國太陽光電產品能更具國際競爭力。(資料來源:經濟部11/4)

 

arrow
arrow

    TK - 樂活人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